濟南綠之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擴建年產1000噸雞爪項目(一期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
2019年10月12日,濟南綠之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根據其擴建年產1000噸雞爪項目(一期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并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指南、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成立驗收組、在濟陽區組織了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會。驗收組由建設單位/驗收報告編制單位—濟南綠之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監測單位—山東眾益源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和專業技術專家組成(名單另附)。驗收組踏勘了項目現場、調查了環保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及其它環保工作落實情況,聽取了建設單位、監測單位關于項目基本情況的介紹以及監測情況和驗收監測報告主要內容的詳細匯報,經認真討論和查閱資料,對項目及驗收監測報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會后,建設單位進行了整改并完成了燃氣鍋爐建設,監測單位進行了補充監測并協助建設單位完善了報告。經驗收組復核,提出驗收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㈠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項目名稱:擴建年產1000噸雞爪項目(一期工程)。
建設單位:濟南綠之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改擴建
建設地點:濟南市濟陽區旺旺街3號
項目占地面積3888.9m2,利用現有項目北側新建的1座1#車間,新增鍋爐、壓縮機、包裝機、冷庫等67臺(套)生產設備,以冷凍雞爪為原料,經解凍、預處理、調配、預煮、冷卻、泡制或醬鹵、內包裝、殺菌、檢驗、外包裝入庫等工序生產泡椒風爪、香鹵雞爪,設計年生產加工雞爪1000噸。同時,將3#車間內現有項目(年產600噸雞爪深加工項目)的生產設備搬至1#車間與本項目同處一個生產區,并新建污水處理站替代現有污水處理站?,F有項目產能不變,現有項目原生產區內僅保留冷庫。項目建成后全廠年產雞爪1600噸。
目前,現有項目的設備搬遷工作已全部完成,本項目尚有部分生產設備尚未到位,實際年產雞爪600噸左右(全廠產能在1200噸左右),故按一期工程驗收。
項目現有員工20人,年工作300天,單班制,每班8小時。
㈡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建設單位于2018年11月委托山東新達環境保護技術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編制完成《濟南綠之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擴建年產1000噸雞爪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2019年2月2日取得濟北開發區管委會對報告表的批復(濟北開報告表[2019]2號)。
現有項目已于2012年2月9日取得原濟陽縣環保局的環評批復(濟陽環報告表[2012]10號),于2012年7月17日通過環保驗收(濟陽環建驗[2012]13號)。建設單位于2017年9月未批先建了一座冷庫和倉庫(即本項目3#車間),原濟陽區環境保護局已查處。
本項目(一期工程)于2019年6月竣工投產。
㈢投資情況
項目投資2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0萬元,占總投資的15%。
㈣驗收范圍
本次驗收為項目一期工程驗收(后簡稱“項目”)。主要包括新設置的部分生產設備及配套公用和環保設施,以及現有項目搬遷內容等。
二、工程變動情況
與環評相比,項目一期工程建設沒有重大變動。主要變化為:新建的污水處理站設計規模由30t/d改為40t/d,并增加了氣浮處理工藝,相應新增氣浮渣等固廢。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㈠廢水
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是解凍廢水、清洗廢水、預煮廢水、泡制和醬鹵廢水、殺菌廢水、設備及地面清洗廢水、純水制備廢水和生活污水等,均進入廠區新建的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進入濟陽區美潔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
污水站設計處理規模為40m3/d,采用“隔油+氣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
㈡廢氣
項目產生的廢氣主要是鍋爐燃氣廢氣、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惡臭氣體以及車間生產過程產生的異味。
1.有組織廢氣
⑴燃氣鍋爐采用低氮燃燒器,燃氣廢氣經15m高排氣筒(1#)排放。
⑵污水處理站主要處理設施設置于地下,惡臭氣體經收集、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通過1根15m高排氣筒排放。
2.無組織廢氣
車間異味加強通風后無組織排放;未被收集的污水站惡臭氣體無組織排放。
㈢噪聲
項目噪聲主要是壓縮機、包裝機、凈水機組、風機、水泵等設備的運行噪聲,建設單位采取設備減振、廠房隔聲等措施進行控制。
㈣固體廢物
項目產生固體廢物主要是廢包裝材料(主要為廢包裝袋)、雞爪皮、不合格品、廢反滲透膜、廢活性炭、生活垃圾、餐廚垃圾以及污水處理站污泥、氣浮渣和廢動物油等。
廢包裝材料、雞爪皮、不合格品、廢反滲透膜、污水處理站污泥和氣浮渣、生活垃圾等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廢活性炭由生產廠家回收;餐廚垃圾、廢動物油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
㈤其他環境保護設施
1.環境風險防范設施
項目無重大風險源,建設單位已采取安裝警示標志等防范措施。
2.在線監測裝置
按照現行要求,項目不需要設置在線監測裝置。
3.其他
建設單位建立了《環保管理制度》,明確了環境保護管理職責。四、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
建設單位出具的《濟南綠之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擴建年產1000噸雞爪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監測單位:山東眾益源環境檢測有限公司(H2S監測單位為山東尚石環境檢測有限公司)】的監測結果表明:
㈠ 監測期間的生產工況
驗收監測期間,企業生產正常,監測期間(2019年9月2日~9月3日)生產負荷在78~87%之間;補測期間(2019年10月13日~10月14日、11月5日~11月6日)生產負荷分別在78~94%、83~90%之間。
㈡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
1.廢水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污水處理站總排口中主要污染物pH、COD、BOD5、NH3-N、SS、TN、TP、溶解性總固體、動植物油排放濃度均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B等級標準及濟陽區美潔污水廠進水水質要求。
全鹽量最大日均排放濃度為1150mg/L(環評及批復無標準要求)。
2.廢氣
⑴有組織廢氣
驗收監測期間:
燃氣鍋爐排氣筒(1#)主要污染物顆粒物、SO2、NOx排放濃度均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7/2374-2018)表2重點控制區標準,NOx排放濃度同時滿足《關于加快推進全市鍋爐深度治理有關工作的補充通知》(濟環字[2018]204號)的限值要求。
污水站惡臭氣體排氣筒(2#)中主要污染物氨、硫化氫排放速率及臭氣濃度(無量綱)均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2標準要求。
⑵無組織廢氣
驗收監測期間,廠界無組織排放的氨、硫化氫濃度及臭氣濃度(無量綱)均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新擴改標準。
3.廠界噪聲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晝間廠界噪聲監測結果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晝間標準要求。企業夜間不生產。
4.固體廢物
項目產生固體廢物廢包裝材料、雞爪皮、不合格品、廢反滲透膜、污水處理站污泥和氣浮渣、生活垃圾等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廢活性炭由生產廠家回收;餐廚垃圾、廢動物油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
5.污染物排放總量
項目無總量指標控制要求。
㈢環保設施去除效率
1.廢水治理設施
根據監測結果核算,污水站對COD、NH3-N、BOD5等主要污染物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別為63.5%、32.5%、50%。污水站出口動植物油未檢出,不再進行去除效率計算。
2.廢氣治理設施
廢氣治理措施能夠滿足達標排放的要求。
3.廠界噪聲治理設施
廠界噪聲能夠達標。
4.固體廢物治理設施
固體廢物均得到有效處置。
五、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可以接受,不會造成環境質量的惡化。
項目確定的衛生防護距離為污水處理站外100m,該范圍內無敏感目標。
六、驗收結論和后續要求
1.驗收總體結論
濟南綠之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擴建年產1000噸雞爪項目(一期工程)環評手續完備,技術資料基本齊全。項目主體及環境保護設施等總體按環評及批復要求建成,無重大變動,具備正常運行條件。驗收監測表明,各項污染物能夠達標排放,基本具備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在完成后續整改措施并完善驗收監測報告的情況下,驗收組同意通過驗收。
2.企業后續整改事項
⑴完善污水站羅茨風機噪聲控制措施。
⑵規范排氣筒(P2)采樣平臺、采樣口。
⑶加強環保設施運行管理、確保正常運行,及時更換活性炭,定期進行自行監測、信息公開。
七、驗收監測報告主要修改、補充內容
⑴進一步核實項目(一期工程)實際建設情況,明確一期工程驗收范圍。
⑵補充濟陽區美潔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要求、完善達標評價。
⑶補充車間、污水站、化糞池等的防滲證明材料。
⑷細化質控內容;規范報告編制。
八、驗收組成員信息(另附)
濟南綠之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5日